日期: 2023-07-03 浏览量:262 来源:清河门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 责任编辑:区政府办赵桐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阜新市清河门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政府
2023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市清河门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是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全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平均标准达到43.2%。“十四五”时期,要举全区之力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提高全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步完成从满足运动需求到形成健身习惯的过渡,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健康清河门。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阜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自身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体育事业工作部署,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升级为路径,强化战略意识和宏观思维。统筹推进规划创新,突出规划工作和成果体系的战略性、约束性、指导性和创造性,科学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均衡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建设文明幸福清河门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各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体育组织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不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全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每千人8名以上。完善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系统,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明显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优化体育健身设施供给。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闲置厂房等空间建设体育设施和场馆,遵循配置均衡、规模适度、方便使用、科学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力争到2025年配建全民健身设施不少于70套,建成区职工活动中心,新建篮球场地7块、乒乓球场地4块、羽毛球场地4块。加大体育器材的更新力度和维护管理力度,健全管护机制,按照“谁受赠、谁维护,谁管理、谁维护”原则,落实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维护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规定,鼓励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发挥区内公共体育场馆的作用,主动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总工会、镇街)
2.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优化体育健身组织发展环境,加强群众体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十四五”时期,不断加强各单项协会和俱乐部建设,积极组建基层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职工健身室(活动室)、行政村(社区)多样化体育健身组织、健身活动站(点)建设,提高城乡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引导体育社会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牵头,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总工会、镇街)
3.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原则,组织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基层健身活动的普遍化、经常化。指导镇街培育百姓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着力开展适合不同需求、形式多样、健康趣味的健身项目。大力发展健身走(跑)、骑行、跳绳、毽球、广场舞、健身大秧歌以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等传统运动项目。有效发挥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域优势,开展舞龙、舞狮、轮滑等特色体育活动。(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总工会、镇街)
4.提升科学指导健身服务水平。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等工作常态化。要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职责加强该队伍的培训管理、赛事活动和健身指导等服务,着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研究推广线上体育科普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城乡居民科学健身素养。邀请体育明星或运动健将来区开展志愿服务和健身服务指导,推动明星或运动健将进校园、进社区,培育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努力实现健身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卫健局、镇街)
(二)推动全民健身均衡发展
1.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采取向上积极争取与自主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便民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统筹中心城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为健身群体提供优质、均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镇街)
2.完善重点人群服务供给。以每年8月8日“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休闲广场和公园等场所,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活动。广泛开展职工体育、老年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妇女体育健身和农村体育活动。积极推动公益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创新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残联、区妇联、镇街)
3.加强重点项目服务供给。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传统体育项目建设,举办区直机关篮球赛、乒乓球赛、农民篮球联赛等自主品牌的系列赛事活动,使清河篮球赛事覆盖城乡、持续不断、老少皆宜。
依托我区皮革园区大慧棒球产业优势,按照“建立棒球特色学校,打造棒球特色品牌,做强棒球特色产业”的要求,将棒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引入校园,纳入学校“五育并举”阵垒,把“打造一个国家级棒球实验基地和三所实验学校、培育一支高水平棒球队伍、举办一系列高水平棒球赛事、构建一个棒球特色产业链、塑造一张棒球特色名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构建体教融合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模式。争取政策支持,申请清河门体育(棒球类)特色高中,拓宽学生升学渠道。同时在社会体育范围推广棒球运动。壮大体育业余训练队伍,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培养、输送的育人机制。通过重视体育教师、裁判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竞技体育队伍素质。(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镇街)
(三)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1.深化体教融合。深入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全面推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进校园,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不断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举办形式多样的田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活动。着力开展好棒球进校园特色活动,丰富青少年运动项目。(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
2.探索体卫融合。坚持大健康理念,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探索“体卫融合”新模式。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在医学检查、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运动处方。着重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强身健体观念,加强校内外体育活动,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的发生与发展。(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卫健局、镇街)
3.促进体旅融合。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步伐。整合文、旅、体资源,塑造本地城市品牌,坚持城市形象宣传与全民健身项目推广相结合,着重发展边门民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现代农业观光、皮革工业旅游为重点的“四轮驱动”城镇乡村一体化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镇街)
(四)依托赛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盘活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加大场馆开发,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项目,做大广告产业,挖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经济效益较好的群体经营、体育用品展销等项目,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不断拓展销售规模;积极支持各类体育俱乐部发展,探索体育市场经营新路子。(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镇街)
(五)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
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引领,加强科学健身理念的宣传教育,开展全民健身公益讲座,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全民健身文化,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承和保护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推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运动健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镇街)
(六)促进全民健身消费升级
贯彻落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育机制,通过各类健身休闲活动、业余体育赛事,增强健身休闲消费粘性。形成以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体育旅游的体育产业发展经济圈,引导和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健身消费,让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成为清河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牵头部门:区教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工信局、镇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融合发展,形成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二)拓宽投入渠道。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
(三)完善政策措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严格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布局和规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保障体育用地需求。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促进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发展。
(四)强化安全保障。细化安全监管举措,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与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形成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赛事活动监管,特别是高危体育项目赛事活动,严格履行赛事活动申办和审批程序,审慎研判,完善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应急保障机制,确保赛事活动安全顺利。
主办单位: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清河门区清河大街1号 邮编:123006 Email:qhmqzfwz@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502210913号 辽ICP备05021991号 网站标识码:210905000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011158 网站举报邮箱:qhmqzf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