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2-11 浏览量:171 来源:清河门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吴家宝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承上启下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认真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圆满的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2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1082万元,增长1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828万元,同比增收484万元,增长9.1%;非税收入完成1897万元,同比增收598万元,增长46.0%。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16569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根据上级各项补助增加等因素,做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支出预算为6527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15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1.4%,同比增支611万元,增长1.2%。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257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119万元,收入总计为724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152万元,上解支出666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600万元,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0万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00万元,同比增支48万元,增长4.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5万元,调入资金100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51万元,收入总计为1384万元,基金支出1200万元,年终结余18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84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政府债务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4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57亿元。
2.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2024年,市政府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10.57亿元。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3.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本息情况
2024年全区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1.82亿元,其中:本金1.26亿元,利息0.56亿元。
4.化解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完成化解债务0.14亿元。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增收节支,抓实抓细收支预算管理
一是加强财税协作不断巩固涵养税源,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调研分析,扩大收入组织范围,拓展收入增长空间,深挖收入增长潜力,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为财政稳定增收夯实基础。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在合理保障部门履职支出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紧安排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做大财政“蛋糕”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建立“多干多得、少干少得”的激励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明确省及市以下税收划分办法,将现行四税的“一区一率”分享调整为“基数上解+增量统一比例”分享。以2019-2023年,5年实际完成额(含2022 年还原的新出台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额度)为依据,调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量省级分享比例为 30%;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增量省级分享比例为 20%;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增量部分省级分享 20%。
(三)防范风险,守牢“三保”和偿债底线
一是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优先位置,严格落实“三保”责任,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落实“三保”预算编制审核机制,强化“三保”动态管理。二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大“砸锅卖铁”和“过紧日子”力度,全力以赴防风险,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线。用好中央化解地方债专项资金助力地方稳妥化解债务风险,保障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聚焦民生,不断彰显民生财政本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强化财政基本民生投入保障,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普惠兜底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全区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继续保持在75%以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中心、争取增发国债支持综合训练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民生实事所需资金逐项落实到位,扎实有效推进民生实事达到预期效果,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加强监督,持续提升法治财政水平
一是健全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进零基预算管理,组织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直达资金管理。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在指标分配、下达、支出上突出“快、准、严”。依托预算执行监督预警信息,紧盯资金流向,加强动态分析,确保直达资金规范使用。三是全面实施采购意向公开,形成公开透明的采购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市场主体。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21项,采购金额3236.38万元。四是严格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完成新建投资估算审核、工程结算备案47个,送审金额20492万元,审定金额18600万元,节约政府投资金额1892万元,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五是发挥财会监督作用。牵头实施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清查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债务“大起底”式核查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促进财政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依然严峻,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管理,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落实“四精”管理要求,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深入实施零基预算,完善部门预算约束机制,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
(二)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188万元,增长6%。其中: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8万元;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70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40204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08万元、体制补助收入318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3227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补助4874万元、结算补助1309万元、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266万元、固定数额补助848万元、共同财权事权111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4839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511万元,上解支出7593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3729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86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288万元。
按功能分类支出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77万元,国防支出2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91万元,教育支出529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0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56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07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9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01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6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88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5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541万元。
按经济分类支出情况:基本支出17371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15721万元(含2025年工资预留580万元)、运转支出110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550万元;项目支出21140万元,其中: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3202万元、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763万元、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111万元、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80万元、财政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4万元。
全年“三保”及刚性支出需求情况:“保工资”需求数15141万元,“保运转”需求数1100万元,“保基本民生”需求数10580万元(含财力配套5550万元),刚性支出需求数1546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36万元,为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36万元,为债务付息支出。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76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42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202万元、利息收入1万元、转移收入13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776万元,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6633万元、转移支出91万元、其他支出43万元、滚存结余9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根据国有企业上年实现净利润一定比例收取,同时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安排相关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581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2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581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81万元。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提质增效
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推动主管部门结合职能特色和部门优势,找准向上争取突破口,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争取更多上级资金向我区倾斜。同时积极争取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为全区经济发展蓄能增势。
(二)坚持精准施策,积极涵养财源
立足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税源,稳固传统税源、壮大骨干税源、培育新兴税源,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多措并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抓实抓牢财政收入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财政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和前瞻谋划,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
(三)严防风险,守牢财政运行安全底线
继续牢固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有保有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严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办事业。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执行中的优先顺序,充分保障“三保”特别是人员类支出按时足额兑付,兜实兜牢“三保”底线。同时加强对“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暂付性款项等情况动态监测,强化“三保”风险应对处置,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能力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扎实学习国家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精神,为建立健全与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加大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止支出固化,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财政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切实有效的举措、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确保完成财政预算收支和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主办单位: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清河门区清河大街1号 邮编:123006 Email:qhmqzfwz@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502210913号
辽ICP备05021991号 网站标识码:210905000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011158 网站举报邮箱:qhmqzf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