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河西镇南街村“新型农民”的幸福生活

日期: 2025-07-30 浏览量:45 来源:阜新微报 责任编辑:吴家宝 文字大小:

一大早,清河门区河西镇南街村村民高凤英买完菜回到家里,开始准备她和老伴的早餐。

128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整洁,冰箱、电视、沙发等家居设备一应俱全。“住上了新楼房,生活安全便捷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平日里去村里合作社打打工,每年还能拿到村里的产业分红,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高凤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640.jpg 

南街村位于清河门区西南部,有284户710人,耕地1500亩,村民大多以传统农业和矿业务工为生。近年来,为彻底改变沉陷区居民居住环境,保障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南街村在区、镇帮扶下,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科学规划建设1.35万平方米安置小区,完善配套设施。在搬迁过程中,实行拆一还一,超出部分面积收取成本价,目前,已入住253户,入住率近90%。

如何让村民搬迁后住得稳、能致富?南街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模式,流转土地1000亩,成立专业种植、农机合作社,吸纳160户村民入股,将土地流转金、补贴、分红全部返给村民。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经济作物,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摆脱“小、碎、散”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难题,为村民打造“看得见的幸福”。同时,利用其余闲置土地,积极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大力发展“板下经济”;建设停车场,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民就业;建设9栋大棚,提升村民致富本领与收入水平;鼓励村民通过招聘会“走出去”务工,并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让部分村民实现就业。今年,该村村集体收入预计增长20%,村民人均收入将突破1.6万元,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村民。

640 (1).jpg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村委会发现有3个灌溉水井井盖丢失,水井破损严重,一旦有人不注意掉进井内,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村委会立即在破损水井周围摆放安全锥以提醒村民,第一时间予以上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让涉农项目真正发挥作用。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南街村党支部还制定推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大力开展“最美家庭”评比活动,减少农民群众“人情债”,形成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现在,村里环境更整洁了,老百姓也更讲究了,住在这里不比城里差。”南街村党支部书记武静波发自内心地说,这几年,村上以“生态美村”为目标,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公路、公厕、垃圾池、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备了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此外,村里还开展了“五净一规范”活动,要求村民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增强大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得益于整村流转土地和安置小区建设,如今的南街村安全又安居、有“颜值”又有“气质”,一幅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