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9-29 浏览量:78 来源:清河门区河西镇 责任编辑:吴家宝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在河西镇,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地方——三道壕村文化广场。它不像城里的广场那般精致规整,却用二十多年的 “多功能变身”,成了村民心中最温暖的存在。每到秋收时节,这里便褪去 “文化” 的标签,披上 “晒粮场” 的外衣,用2000余平方米的宽敞场地,为村民们解决了一桩桩心头大事。
九月、十月的天气总爱“闹脾气”,时而阴雨、时而闷热,刚从田里收回的玉米要是来不及晾晒,很容易受潮发霉。过去,村民们看着堆积的玉米,常常急得睡不着觉。二十多年前,三道壕村村委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将村里的文化广场 “改造” 成临时晒粮场。金黄的玉米被一筐筐运到广场上,铺满地面,像给广场盖了一层 “黄金毯”。村民们一边翻动玉米,一边唠着家常,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丰收的安心与喜悦。这一晒,就是二十多年,广场也成了村民秋收季里最靠谱的 “定心丸”。
可别以为这广场只会晒粮,它的“本领”可多着呢!平日里,晨光刚洒向大地,广场上就热闹起来——阿姨们伴着音乐扭秧歌、跳广场舞,舞步轻快,笑声爽朗;傍晚时分,孩子们在这里追逐嬉戏,奔跑的身影成了村里最鲜活的风景。早年,村里还会在广场上搭起临时戏台,邀请戏班子来表演,锣鼓声、唱腔声传遍村落,男女老少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文化生活别提多丰富了。
要是村民有健康需求,广场又能变身“临时诊所”。村里会定期在这里组织体检活动,医生带着设备来给老人们量血压、做检查,耐心解答健康疑问,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疫情期间,广场更是发挥了大作用,成了物资分发点。村干部们在这里清点、分装物资,再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保障了大家的基本生活,也筑牢了村里的防疫防线。
“这广场啥都能干,就像村委会的人,啥难事儿都管!” 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道尽了对文化广场的喜爱,更道出了对村委会为民办实事的认可。三道壕村的文化广场,没有华丽的装饰,却用一次次贴心的 “变身”,承载着村民的生活需求与幸福期盼。它不仅是村里的一处场地,更是连接村委会与村民的 “暖心桥”,是河西镇基层治理中最生动、最温暖的缩影。未来,相信这处 “多功能广场” 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为三道壕村的村民们晒出更多幸福好光景。
主办单位: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清河门区清河大街1号 邮编:123006 Email:qhmqzfwz@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502210913号
辽ICP备05021991号 网站标识码:210905000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011158 网站举报邮箱:qhmqzf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