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提升我市县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案》(80号)答复

日期: 2023-04-28 浏览量:232 来源:清河门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 责任编辑:政府办赵桐 文字大小:

于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县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案收悉清河门区高度重视,根据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区公共文化工作情况,我们进行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集中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清河门区文化馆概况

  清河门文化馆于2020年11月迁至现馆址,位于清河门区新昌路162-3,现有馆舍面积505平方米。2018年清河门区事业单位改革,区文化馆并入区教育文化体育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部,现有工作人员5人,含书法、声乐辅导干部2人,按照《阜新市202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拟招聘舞蹈专业教师1人,目前正待全省组织统一招聘考试。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民艺术普及和文化馆免费开放实效,今年年初,区文化馆新建成书法、舞蹈、声乐公益教室,配备了钢琴、合唱台、舞蹈及书法相关专业设施设备,目前即将开启招生工作。

  二、文化馆免费开放情况

几年来,清河门区文化馆充分发挥公益性质,免费提供与公共文化馆职能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全区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馆在一楼正厅显著位置张贴了免费开放公示板,公示开放时间、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以免费开放为契机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馆规章制度健全,职责任务清晰,服务内容明确,使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文化馆面向基层文艺团体和群众免费提供舞蹈排练场地及音响设备,免费开放舞蹈教室,声乐教室,书法教室等。此外,文化馆还为入馆群众免费提供饮用水、公示残疾人求助电话、为老年人及残疾人设置无障碍设施等。      

  三、文艺活动开展情况

我区文化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边门文化”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连续两年举办清河门区乡村春晚,呈现乡村过大年的喜庆氛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献礼党的二十大;组织清河门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专场文艺演出,全面展现文化惠民成果每年组织3次“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乡活动,将文化服务送到村民身边。活动包括送文艺辅导与送图书下乡两项内容;每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推介我区非遗代表项目,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四、对基层文艺团体及骨干组织情况

区文化馆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积极探索全民艺术普及新形式,持续扶持基层文艺团队健康成长。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方式向镇街文化站及文艺团体下发公共文化工作要点,介绍全年文化惠民工作安排,广泛征求基层意见。文化馆辅导干部不仅对入馆的文艺队伍进行艺术辅导,还经常深入基层等进行文艺辅导,组建了文化志愿者队伍,面向全区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公益辅导班等,面向基层群众免费开展培训。还建立了文艺骨干微信群,在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订单”需要及时调整“菜单”,不断拓宽网上辅导、交流和传播的渠道。积极转发国家、省市优秀文化辅导资源,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和活动影响范围,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五、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情况

区文化馆以我区市级非遗代表项目传承人张纯民为原型创作了大型原创舞蹈《唢呐情》,代表我区参加阜新市“百花迎春文艺调演”获得优秀表演奖,在全市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我区非遗工作的喜人成果。连续两年组织基层团队参加阜新市广场舞展演,均喜获最佳表演奖,在全市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和我区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加强文明宣传及志愿服务情况

结合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区文化馆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公益广告、道德模范事迹宣传等多个展板,张贴在办公楼外墙、馆内展厅等,对创文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制作了清河门区道德模范人物展板,组织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展览,面向基层群众宣传我区刘景瑞等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向社会公众传播正能量。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未来,清河门区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文化馆建设,增强智慧化功能,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释放更大的活力,切实提升我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以上是我区文化馆工作整体情况,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政府

                           2023年426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