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门区2021年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 2021-12-20 浏览量:298 来源: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 责任编辑:区政府办赵桐 文字大小:

2021年,清河门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实,辽宁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辽教发【2021】49号)文件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清河门区现有中小学校4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小学2所、初中1所),职业高中1所;全区中小学班级77个(其中小学55个、初中22个);中小学生3129人(其中小学2136人、初中933人、)。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420人,(其中小学教师212人,中学教师176人);全区共有专职音乐教师人13人,兼职音乐教师4人;专职美术教师9人,兼职美术教师12人。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教育局体卫艺股和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清河门区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体卫艺股,负责艺术教育的具体日常工作。

(二)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1、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

清河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音乐一至六年级每周2节,七至九年级每周1节;美术一至六年级每周2节,七至九年级每周1节,艺术课程课时占总课时11%。

2、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美术、音乐学科有效、高效教学,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有效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艺术学科教育教研活动,完善学科集体教研制度,建立全区教师教研交流学习钉钉群、微信群、QQ群,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学科教研活动。发挥艺术学科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对常态课、微课程进一步打造提升。

(三)拓宽艺术教育渠道 开展恰当的教师培训活动

1、依托一师一队基础,促我区各校三队二组一工作坊基础建设

大力开展学校艺术团队组织建设。发挥艺术学科教师特长和优势倡导我区每一名艺术教师带领一个特色团队,如古筝队、合唱队、舞蹈队、国画组、剪纸队等,以团队学习活动为载体,鼓励有特长和有兴趣爱好的拔尖人才参与。着力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展示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各学校团队定时开展活动,每两年定期开展大型展示汇报活动。

2、加强教师培训

2021年受疫情影响,艺术学科的省、市、区级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还是线上为主。我区音、美学科教师通过腾讯视频会、学到汇APP、微信群参加了“音美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辽宁省“音乐学科学具类”线上培训活动;辽宁省“关于开展辽宁省体音美劳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解读专题培训”等;

3、开展恰当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

县区教研部门依据学科教研计划开展了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了在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引领下进行的音乐、美术学科阶段测评方案深入分析报告

(四)持续开展学生艺术素质阶段测评的工作

为确保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教育局携教研室多次组织学科教师开展艺术学科多元评价研究、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我区各小学,督导我区艺术学科多元评价活动的开展。音乐学科体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突出学科的特点,评价方式为平时表现与期末测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检测内容采取个人表演、小组展示、综合试卷、才艺加分等形式多角度进行检测与评价。美术学科评价以平时作业考察积分为主,期末考查和课堂常规考察相结合。对平时作业完成得非常认真、出色,参加比赛并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同学实行期末免试,直接晋级,推荐校级明星、区级明星等激励评价。在肯定一部分孩子的同时,也激励其他孩子几年来,我区多元评价的持续实施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教、学,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支持与好评。

(五)教师现状统计

2021年全区共有专职音乐教师人13人,兼职音乐教师4人;专职美术教师11人,兼职美术教师9人。尽管19年底新招聘了年轻教师,但是高学历、专业教师还是相对不足,小学音乐教师平均年龄41,小学美术教师平均年龄45.2;中学音乐教师平均年龄35.2,中学美术教师平均年龄38.3

(六)保障经费投入和设备设施配置。

2021年,全区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各中小学校的音体美器材设备按《辽宁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基本要求力争配齐配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体美器材设备基本达标。经费投入和设备设施的配置切实推进了我区各校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结合建党百年开展以艺促教系列教育活动

区教文旅局组织开展“唱支赞歌给党听”——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以学党史、讲党绩、诵党恩、做表率为内容的全区师生参与率100%。活动包括“德育大讲堂”;读书活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读书笔记展、读书分享会);讲故事大赛;班班有歌声;师生美术作品创作和展示;全区艺术展演;全区体音美“献礼建党百年短视频录制与展播”180个,组织全区学生参与教育部庆建党百年“网络云端课堂”展播,写观后感、美篇的形式按计划有序开展学习和教育活动,参与率高,教育效果显著。

结合建党百年强化“立德树人”,强化美育教育“以艺促教”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2021年各校体音美教师找准视角,把生动、高效的体音美活动,录制短视频上传校、市、省级平台献礼建党百年。通过参加建党百年文艺展演节目的演出、排练,文艺作品的学习与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科课堂,组织我区各校师生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观看“听党话,跟党走”“美育云端课堂”,上传美图、美篇、发表观后感;参加庆祝建党百年“班班有歌声”活动等等。

2筹备两年一届全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受疫情影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搭建平台,开阔学生视野,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清河门区两年一届开展隆重的艺术展演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演出、艺术作品展览、教学成果展等。吸引全区师生和学生家长参观学习,通常舞台文艺演出之后,各校展示区解说员开启宣传介绍。活动的开展,得到我区各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广大中小学生踊跃参加、交流学习、展示风貌。 艺术滋养心灵,特长丰富人生。艺术展演活动,进一步推进清河门区“三队二组一工作坊”“一班一品”和 “一师一队”建设,为多渠道培养学生特长、抓实美育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3、注重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

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融合。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运用艺术手段,营造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书画、演唱等方面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美的环境和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1年全区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美术教师不足,需进一步配齐专业的艺术教师,为我区艺术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改变我区艺术教师老龄化、专业性不强的现状。

(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大投入。

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要求均配备了艺术专用教室,但部分学校因生源增加造成了音乐、美术教室不足,部分学校艺术类设备还比较陈旧,专用艺术场馆有待建成。

(三)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

学校对艺术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还有学生的艺术教师总是换来换去,学校教研组、和部分教学研究流于形式,艺术素质测评不完善等不足。以后的工作中我区学校艺术教育努力推荐和发展特色,宣传示范校工作,以示范引领全区工作的开展,提高艺术教育整体水平。

(四)以课后服务和“三队二组工作坊”建设为抓手,开展展示汇报交流活动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开展合唱比赛、舞蹈队展演、器乐队展演;美术张及工作坊工作阶段汇报,促交流学习和发展提高。

(五)凸显“立德树人”在活动中突出“以艺促德”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恰当的学科活动;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艺养德;

(六)持续开展学科多元评价与阶段素养测评的研究

全区音美学科各学段依据课标学段素养内容设计学科学业水平期末试卷,突出诊断、激励、导向的目标科学开展多元评价活动;通过音乐、美术学科学段学生阶段水平测试试题、试卷和试卷分析,研究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促教学质量的提升。




清河门区教育文化体育综合服务中心教研部  

202112月20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