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日报头版刊发:体制机制创新决定脱贫稳定性长效性——河西镇棚室生产项目对产业扶贫决胜脱贫攻坚的启示

日期: 2018-03-23 浏览量:335 文字大小:

     
 

在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一个棚室生产项目把全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容纳进来,把所有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都充盈起来。
 

3月21日,市委书记吕志成到该项目区调研指导工作,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建议再发展100亩,说:“明年我还来!”

4个月前的一茬绿瓤黄瓜拔秧了,大棚外,几位前来务工的贫困户妇女正把摘下的黄瓜分类装箱;而另一些大棚里,绿瓤黄瓜上演着“接力赛”,已是绿藤缠蔓、幼瓜顶花了。

“黄瓜上市要‘压茬接力’,扶贫工作同样要‘压茬接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摘’要求,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稳定性长效性。”河西镇镇党委书记白一光说。

记者去、今两年先后两次采访河西镇,注意到该镇脱贫攻坚工作有三个方面的创新性,一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二是镇域整合扶贫资源,三是形成脱贫攻坚“三纵两横”体系。

河西镇过去是一个依靠煤炭产业的郊区镇,去产能之后附近所有大小煤矿关闭,全镇7个行政村、3640户、11517口人要面对全镇2.2万亩耕地资源生存发展,其中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273人这样绝对贫困的“存在”。怎么办?

地上纵是沟坎难行,脚下总有出路延伸。

在河西镇棚室生产项目区,记者注意到,这个棚区每栋棚都挂有一块小牌子,注明“党建+河西镇脱贫攻坚棚室生产项目党员责任岗”。村党总支书记张会彬说,整个项目由村党总支带动合作社组织实施,合作社的理事和监事中有7名是中共党员,棚长大多是中共党员。

这是河西镇党委实施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提出了党建+产业、党建+项目、党建+扶贫,是一种较为成型的党建+模式。党组织牵头抓总,把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细化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脱贫攻坚的关键点在乡镇一级。在这一级上用力,既可消除县区一级大而难细的茫然,又可解决村一级小而无力的困扰。正是因此,河西镇高度重视整合全镇资源,把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以项目的突破求得可行的做法。

2018年,按照市长张成中在市第十六届人大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河西镇决定在河西村利用搬迁腾空土地实施河西镇智能棚室生产项目,全镇1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项目中。项目分一、二期建设,委托河西村经营管理。以10年为一个分配周期,每年收益分配贫困户占50%比例,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第一个周期结束后再制订新的收益分配方案。

项目总投资840万元,整合了扶贫资金、合作社入股资金、区镇项目资金,在缺少启动资金情况下,市扶贫办拨付20万元支持项目实施。项目一期、二期分别建起10栋和20栋温室大棚,主要种植本地特色绿瓤黄瓜。项目当年投产达效,今年预计黄瓜产量35万公斤,产值可达120万元。继2018年成功分配收益后,2019年底全镇每个贫困人口又分得1000元,同时保证了30名贫困户人员在项目区打工日薪80元的收入。“合作社让贫困户在这儿打工,比原来在小矿挖煤挣得还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代表杨书民说。

记者还注意到,河西镇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纵两横”扶贫工作体系。“三纵”:即,党员+驻镇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模式;村级通过发展脱贫攻坚产业项目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在“五个一批”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全镇资源实施河西镇棚室生产项目,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兜底,达到永不返贫的目标。“两横”:一是贫困户就业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用外出打工,到本村产业扶贫项目区打工,增加就业收入。二是贫困户培训机制。利用河西镇脱贫攻坚志智双扶教育基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发展产业达到长效脱贫的目的。

着眼未来,河西镇脱贫攻坚志智双扶教育基地就建在六台村。“之所以选址这里,是因为这个地方处在多种产业融合的区域,发展貂产业的‘聚宝源’公司、正在推进的‘三河’新材料产业项目和特色农产品基地都在500米的半径之内,这些企业都承诺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支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白一光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