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织出新经济 巧手串起增收链”——基层就业试点手工编织促进灵活就业

日期: 2025-03-18 浏览量:10 来源:清河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编辑:吴家宝 文字大小:

春风吹来新气象,巧手带来新增收。3月13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政府会议室内,来自清河门区“舒心就业”站点所在社区的十余名学员围坐一堂,手持五彩织绳,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学习编织技法。由市人社部门与清河门区人社部门联合打造的手工艺编制学习班在此启动,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创新模式,为培育区域群众增收新项目按下“加速键”,旨在将“指尖技艺”发展为区域特色产业,为群众灵活就业开辟新路径。

“微站点”撬动“大民生”

640 (1).jpg  

此次培训以基层“舒心就业”站点作为孵化主体,首期在小范围内精准招募学员,重点培育骨干力量。“就像织网要找准线头,我们先在试点社区打磨课程体系,再向周边社区辐射。”清河门区人社部门负责人在介绍中说道。培训课程由十家子玛瑙小镇资深手串编织艺人设计,从基础结绳到创意设计层层递进,确保学员“零基础入门、阶梯式提升”。学员感慨:“家门口的站点提供了‘致富课堂’,学会这门手艺,在家空闲时间也能接单赚钱!”

“小切口”培育“增收点”

 

640 (2).jpg 

640 (3).jpg 

在研学环节,学员先后走进玛瑙集市及玛瑙加工厂,沉浸式感受产业链全貌。为打造可持续的手工编织产业链,区人社部门构建“三步走”战略:首批试点学员结业后,将作为“种子讲师”进驻社区站点传授技艺;依托玛瑙小镇产业优势建立“代工订单+自主创新”双轨模式;通过分散订单生产、统一品控标准,推动手工艺品从“集市摊”走向外埠市场。

“新希望”激发“内生动力” 

640 (3).png 

困难群体和“银发”学员成为此次培训的“主力军”。人社部门特别开发“错峰培训”“家庭工坊”等适困适老化服务促进灵活就业,学员可领取材料居家作业,企业定期上门回收成品,减少增收路上的不必要的环节。参与此次培训的学员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手串编织技巧,更在实践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和希望。当一缕缕丝线缠绕指尖,一颗颗玛瑙串联成链,群众增收的道路也将在这巧手翻飞间越走越宽。

640 (4).jpg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增加“舒心就业”站点数量,扩大站点辐射范围,织密织牢基层就业服务网络。同时广泛收集就业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举办培训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我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多元化就业,切实推进困难群体增收。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